劉雨岑(1904年一1969年)曾用玉成、雨城等名。別號澹湖漁,六旬后號巧翁。齋名覺盒、飲冰。珠山八友瓷板畫大師之一,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擅長陶瓷粉彩花鳥,早年受華巖的繪畫藝術影響,中年深得任伯年、新羅山人的繪畫藝術精髓,逐形成清新雅麗的繪畫風格,在瓷板畫上建樹頗高。
劉雨岑的瓷畫在取材、構圖、設色上別具一格,把文人畫風吸收進陶瓷藝術領域,整個作品將詩、書、畫、印融為一體,使陶瓷藝術作品從晚清陶瓷裝飾的煩瑣之中脫穎而出,成為有情趣、有生命、有新意的藝術品。特別是劉雨岑在粉彩技法上的革故鼎新,創立"水點技法",直接用"玻璃白"點出花朵形象,然后以含色料的水筆加以點染,色彩濃淡自如,花頭更顯活潑自然,在粉彩花鳥藝術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種技法的創立,不僅是工藝技巧的創新,而且對粉彩花鳥藝術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命題,即中國寫意畫扎實的功底,與粉彩陶瓷工藝技巧相結合的創新,為陶瓷事業作出更多貢獻。
劉雨岑春夏秋冬花鳥四條屏瓷板畫圖片賞析(瓷板尺寸75cm×22cm帶框尺寸1220cm×36cm)
此組瓷板畫分春夏秋冬四季,落款丙戌年即1946年 劉雨岑先生42歲作品。作品設色清雅,布局簡潔,神形兼備,雅俗共賞。縱觀畫面,四條屏構圖相仿,鳥雀與繁花相映成趣,幅幅生動逼真,畫面清新雅致,可謂形神兼備,妙趣橫生。尤其是鳥雀獨具靈動性和動感美,俊逸中不失遒麗,再加上周邊環境的襯托,使得整個場面非常和諧,充滿著勃勃生機。
劉雨岑的作品,建國前的大都被海內外的收藏家珍藏;建國后在輕工部陶瓷研究所創作的眾多珍品,大都收藏于國內外博物館中。其中*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他與王步合作的《青花斗水點牡丹》陶瓷瓶,有他創作繪制的《春牡》《夏荷》《秋菊》《冬梅》墨彩描金盤,珍藏于景德鎮陶瓷館。近幾年由于珠山八友作品行情走高,其作品價格也居高不下,如他與汪野亭、王大凡、張志湯的“珠山八友粉彩瓷板(四件)”在去年中國一場大型秋拍上以989.6萬元成交,其粉彩大吉圖瓷板曾拍出576萬元。
劉雨岑在長達幾十年的繪畫生涯中,其兼工帶寫、構思嚴謹、用筆流暢的特點把逍遙自在的花鳥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其畫面的線條,精細而不失力度;靈動、準確、飄逸、凝重、流暢、頓挫,筆筆到位。劉玉岑憑借自己的畫風、對生活的感悟、人文情感和人格的魅力作為其藝術底蘊,使俊雅飄逸、超凡脫俗的瓷板畫風盡展無遺。可以說其筆下的一花一草一鳥都充滿了“文人畫”的意趣美、意境美和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