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崇禎一朝(1628-1644年)處于中國陶瓷史上的明末清初階段。這期間官窯燒造的衰落、政府控制的松動直接導致優(yōu)秀工匠、上好原材料與先進生產(chǎn)工藝流入民間,民窯業(yè)籍此得到極大發(fā)展,成為明末景德鎮(zhèn)瓷器燒造的主要力量,其中不少生產(chǎn)水平較高的官古戶都承擔起完成御器廠基本停工后宮廷用瓷的燒造任務。
明代崇禎時期的青花瓷精品以其清新爽朗、生動活潑的風格而獨樹一幟。這時期的青花瓷生產(chǎn)取得突出成就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青料處理工藝技術的革新和成熟,即從原先物理的水選法改為化學的火煅法。國產(chǎn)青料經(jīng)煅燒后鈷含量提高,鐵含量降低,有利于發(fā)出亮麗鮮艷的色澤,并且青花“分水”技法逐漸成熟,渲染濃淡分明層次多變,為后來的清代康熙青花打下了基礎。
明代崇禎青花瓷器真品圖片及特征 崇禎青花鑒定交易 188 7987 1136 同V信。
明崇禎 青花文王訪賢圖筆筒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古玩行是一個充滿傳奇的行業(yè)。一面銅鏡,照一段顛沛歲月;一塊美玉,鎖一段啼笑姻緣:一張書法,抒一場人生感慨:卜堆瓷片,寄一則奮進箴言;一張條案,訴幾多人生無奈;兩枚大錢,講一樁撿漏奇談。得一只犀角杯,三生有幸;丟一只黃釉盤,錯失百萬。拍案叫絕,是一段笑談,揮手抹去,是一曲辛酸。總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驚喜與失落,總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歡呼與嗟嘆。
崇禎青花瓷器維新鑒定交易(ciqi1968 阮老師) 收藏是心靈的滿足因為擁有,所以滿足;因為滿足,所以快樂和幸福。當我們得到并擁有千百年傳承下來的珍貴藝術品時,我們是很滿足的,我想沒有幾個人是不滿足的。擁有帶來滿足,這是人類獲得幸福的*直接方式。
收藏比權力更容易讓人得到真正滿足。權力帶來恭維式的尊重,很顯然,權力者并未得到對方真正的心服和尊重,對方只是為利益迫不得已,甚至對方在心里壓根看不起權力者,雙方只是一種短暫的交易。
明崇禎 青花文王訪賢圖筆筒 局部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胎釉
崇禎青花瓷的胎質(zhì)粗細兼有。官窯及民窯精品胎質(zhì)堅細,修胎規(guī)整,有的琢器底足為不施釉的細白砂底。一般的器物胎體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有旋削跳刀痕和粗重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
造型
這一時期的青花瓷造型品種較少,常見的有筒瓶、花觚、小魚缸、蓮子罐等。蓮子罐為崇禎朝的創(chuàng)新器型,清順治朝亦常見。崇禎時期的蓮子罐較順治渾圓而飽滿,罐內(nèi)保留較寬的拉坯痕跡。
紋飾
紋飾圖案既有明代傳統(tǒng)遺風,又呈現(xiàn)出清代的新穎格調(diào),例如山水圖案除沿用傳統(tǒng)畫法外,又開創(chuàng)了新的皴法,并延續(xù)至清初。明代崇禎時期的青花繪畫擺脫了嘉靖、萬歷以來繁縟、密不透風的風格,逐漸走向清麗疏朗,對清代青花瓷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
崇禎青花器有暗刻結合青花者,通常表現(xiàn)為青花器物頸部暗刻卷草紋一周,俗稱“暗花邊”,這也是明代天啟、崇禎時期青花的一個重要特征。
參考資料:
[1]耿寶昌著:《明清瓷器鑒定》,紫禁城出版社·兩木出版社,1993年。
明崇禎 青花人物故事圖筆筒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明崇禎 青花人物故事圖瓶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明崇禎 青花加官進爵圖蓮子罐
浙江省博物館藏
明崇禎 青花人物出行圖筒瓶
首都博物館藏
明崇禎 青花仕女嬰戲圖筒瓶
廣東省博物館藏
明末清初 青花人物紋瓷筆筒
杭州博物館藏
明末清初 青花人物紋瓷筆筒 局部
地址:江西景德鎮(zhèn)珠區(qū)
微信: 18879871136
聯(lián)系人:阮先生